斷髮、掉髮,如何區分?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。
Oct 22. 2025
斷髮、掉髮,如何區分?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。妳掉的,是「髮絲」還是「髮根」?3秒自我檢測,終結護髮冤枉路!
前言:妳掉的,是「髮絲」還是「髮根」?
看著梳子上、浴室排水孔、甚至枕頭上那令人心驚的髮絲,妳的心裡是否也警鈴大作,充滿了「天啊!我是不是要禿頭了?」的巨大恐慌?
市面上的護髮產品琳瑯滿目,一邊是訴求「修護受損、強韌髮絲」的髮膜、護髮油;另一邊則是主打「活化毛囊、強健髮根」的養髮液、生髮水。妳站在貨架前,徹底迷失了方向...
但等等!在妳急著把購物車塞滿之前,請先冷靜下來問自己一個最關鍵的問題:這些掉落的頭髮,究竟是從「髮根」連根拔起的「掉髮 (Hair Loss)」,還是從「髮幹」中途脆弱斷裂的「斷髮 (Broken Hair)」?
「斷髮 掉髮 區分」這一步至關重要,因為「斷髮 掉髮 差別」極大,它們的成因與解決方案可以說是天差地遠!買錯產品、用錯方法,不僅浪費金錢,更可能延誤黃金救援時機。
別擔心,這篇文章就是妳的專屬「自我診斷指南」,教妳快速判斷,對症下藥,終結「斷髮 掉髮」傻傻分不清楚的護髮冤枉路!
關鍵一步:3秒鐘自我檢測,妳是「斷髮」還是「掉髮」?
在妳恐慌之前,請先做個簡單的科學家!這是本文最重要的核心,也是妳判斷後續護理方向的唯一依據。
立刻撿起幾根妳掉落的頭髮,進行以下兩個快速檢測:
檢測法一:【檢查小白球】(The "Bulb" Test) — 判斷的黃金標準!
這是區分「斷髮 掉髮」最直接、最準確的方法。仔細觀察妳撿起的頭髮:
真正的「掉髮 (Hair Loss)」
請檢查頭髮的其中一端。如果妳能看到一個「白色、稍微有點透明感、根部較粗的球粒狀」結構,這就是俗稱的「小白球」,也就是毛囊球 (Hair Bulb)的一部分。這代表這根頭髮是從毛囊「完整脫落」的,是自然的生長週期結束(休止期掉髮)或是毛囊本身出了問題(生長期掉髮)。看到小白球,才是醫學上定義的「掉髮」。
令人心碎的「斷髮 (Broken Hair)」
如果頭髮的兩端都沒有小白球,或者其中一端呈現明顯的「分岔、捲曲、不規則斷裂面、甚至有白色小點(髮芯外露)」,那麼很抱歉,這根頭髮並非從毛囊自然脫落,而是因為髮幹本身太過脆弱,在梳理、摩擦或外力拉扯下,從中途被「硬生生扯斷」的。這屬於髮質受損的「斷髮」問題。
關鍵重點:這個「小白球檢測法」,是妳區分「斷髮 掉髮 差別」最可靠的依據。
檢測法二:【觀察掉落區域與髮況】
除了檢查單根頭髮,掉落的「模式」也能提供線索:
「掉髮 (Hair Loss)」的特徵
- 掉落區域:通常掉髮會呈現特定模式,例如頭頂的分線處越來越寬、前額兩側髮際線後退(M型禿)、或是整個頭頂瀰漫性地變得稀疏。妳會感覺「髮量」明顯變少。
- 掉落髮長:掉落的頭髮通常是較長的完整髮絲(帶有小白球)。
「斷髮 (Broken Hair)」的特徵
- 掉落區域:斷髮通常沒有特定區域,而是均勻地發生在頭髮的中段到髮尾。妳可能在梳頭後發現梳子上卡了很多短小的斷髮,或是桌上、衣服上有很多碎髮。頭頂髮根處的髮量可能依然茂密。
- 髮況:妳會感覺「髮質」變得很差,頭髮毛躁、乾枯、缺乏光澤、容易打結、髮尾稀薄。
診斷結果:綜合以上兩種檢測,妳應該就能大致判斷自己面臨的是「斷髮」還是「掉髮」了。記住,找出根本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!
如果妳是「斷髮」受害者:找出【外部傷害】的元兇
若妳的檢測結果指向「斷髮」,恭喜妳,這通常代表妳的毛囊本身沒有太大問題,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!「斷髮」的核心問題在於「髮質受損」,是外在因素對妳的髮幹造成了傷害。
化學傷害 (Chemical Damage)
元兇
頻繁的染髮、燙髮、漂髮。
機制
這些化學藥劑為了改變頭髮的顏色或形狀,會強行打開毛鱗片,破壞髮芯內部的蛋白質鏈鍵結構(尤其是雙硫鍵),導致頭髮失去彈性與強度。
物理傷害 (Physical Damage)
元兇
洗頭後用毛巾粗暴搓揉濕髮、梳頭時用力拉扯打結處、長期綁過緊的馬尾或丸子頭、使用不適合的梳子。
機制
這些物理性的摩擦和拉扯,會直接造成毛鱗片剝落、髮幹斷裂。濕髮時尤其脆弱!
熱傷害 (Heat Damage)
元兇
吹風機溫度過高且距離太近、使用離子夾/電棒捲前沒有做好抗熱防護。
機制
高溫會使頭髮內部的水分瞬間蒸發,破壞蛋白質結構,使毛鱗片受損翹起,頭髮變得乾燥、易斷。
重要提醒:找出造成妳斷髮的元兇,並立即停止這些傷害行為,是妳拯救髮質的第一步!
如果妳是「掉髮」高危險群:揪出【內部失衡】的警訊
若妳檢查後發現掉落的頭髮帶有小白球,那麼問題就比較深入,指向了髮根的源頭——毛囊本身可能出了狀況,也就是「掉髮 (Hair Loss)」。這背後的原因通常比較複雜,涉及內在的生理失衡:
頭皮的「土壤」問題 (Scalp Environment Issues)
警訊
頭皮異常出油、頭皮屑反覆發作、頭皮搔癢、甚至長出惱人的毛囊炎(頭皮痘痘)。
機制
這些症狀往往代表妳的頭皮微生態失衡了。就像一片菌叢混亂、油脂過多或發炎的土壤,毛囊在這片惡劣的環境中自然無法健康生長,抓不住髮根。
產品切入點:健康的頭皮是孕育強韌髮絲的基礎。若頭皮環境不佳,毛囊的功能就會受損。
毛囊的「營養」問題 (Follicle Nutrition Deficiency)
警訊
妳是否正經歷巨大壓力、長期熬夜、不當節食、或是感覺頭髮越長越細?
機制
這些因素會導致「毛囊營養不良」。壓力荷爾蒙(皮質醇)會攻擊毛囊;雄性禿的元兇DHT會讓毛囊萎縮;營養不足則讓毛囊缺乏製造頭髮的原料。結果就是毛囊逐漸萎縮、生長週期縮短,最終無力再生頭髮。
產品切入點:毛囊營養不良是許多掉髮問題的核心。即使飲食均衡,若頭皮循環不佳或吸收能力差,營養也無法有效送達。
內在的「生理」問題 (Internal Physiological Factors)
警訊
產後大量掉髮、有雄性禿家族遺傳史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。
機制
這些涉及更深層的荷爾蒙變化或遺傳因素,往往需要更專業的評估與介入。
關鍵診斷:找出導致妳掉髮的內部警訊,是制定有效對策的關鍵。
對症下藥:「斷髮」重修護,「掉髮」養髮根
診斷完成後,接下來就是針對妳的「診斷結果」,採取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!
「斷髮」的解決方案:立即停止傷害,重在「髮絲修護」
如果妳是「斷髮」受害者,妳的作戰目標是「拯救受損的髮幹」。請立刻執行以下SOP:
停止傷害源
大幅減少染、燙、漂髮的頻率,給頭髮喘息的時間。吹風機改用溫冷風,造型前務必使用抗熱產品。
密集修護髮絲
每週至少使用1-2次深層髮膜或護髮油。重點:這些產品「只能」塗抹在耳下到髮尾的區域,絕對、絕對要避開頭皮!
溫和洗護
洗頭後用毛巾輕輕按壓吸乾水分,取代粗暴搓揉。濕髮時只用寬齒梳輕柔梳理。
定期修剪分岔
每2-3個月修剪一次髮尾,防止分岔繼續往上蔓延,造成更多斷裂。
「掉髮」的根本解方:重整頭皮,活化「毛囊髮根」
如果妳是「掉髮」高危險群,妳的戰場在「頭皮」,目標是「拯救毛囊、強健髮根」。髮膜和護髮油對妳幾乎沒有幫助!妳需要的是一套針對「頭皮根本」的SOP:
溫和但徹底的清潔
選擇不含矽靈、SLS/SLES的溫和胺基酸洗髮精。洗頭的目的是確保「毛囊口」的潔淨,去除多餘油脂和髒污,讓毛囊得以順暢呼吸。
平衡頭皮生態環境
「掉髮」的根本往往源於不健康的頭皮「土壤」。你需要一瓶專為「頭皮」設計的精華液,來重建健康的生長環境。
「無憂樹生機養髮液」的核心成分「益生菌」,如同為妳的頭皮補充「好菌衛兵」,能有效平衡頭皮的菌叢生態,抑制壞菌滋生,為毛囊建立一道天然的健康屏障,改善因生態失衡引起的掉髮。
灌溉毛囊關鍵營養
對抗「毛囊營養不良」,不能只靠吃。因為壓力、老化等因素可能導致頭皮循環變差,營養「送不到」髮根。
「無憂樹生機養髮液」中的專利「虎頭柑酵素精華」(富含高濃度總多酚)與「迷迭香精油」,搭配正確的按摩手法,能有效促進頭皮的微循環,如同打通灌溉渠道,將關鍵的抗氧化與滋養成分「直送」毛囊根部,從根本上活化毛囊。
內部調理支援
確保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、鋅、鐵等頭髮必需營養素,並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(如冥想、運動),充足睡眠。
常見問題 (FAQ)
Q1: 我好像「又斷髮又掉髮」,怎麼辦?
這種情況非常常見!代表妳的頭髮正遭受「內憂外患」的雙重夾擊。這時妳需要「雙軌並行」的策略:
針對「掉髮」(髮根問題):請專注於「頭皮養護」。每天使用如「無憂樹生機養髮液」這類專為頭皮設計的精華液,調理頭皮環境、活化毛囊。
針對「斷髮」(髮絲問題):請加強「髮絲修護」。使用髮膜、護髮油等產品,但務必嚴格遵守「只塗抹在耳下髮尾,絕對避開頭皮」的原則。
Q2: 掉髮(有小白球)就一定是不正常、需要緊張的嗎?
不一定。我們的頭髮本來就有生長週期,每天自然脫落50-100根帶有小白球的「休止期」頭髮,是完全正常的新陳代謝現象。妳需要警惕的是以下情況:
- 掉髮量「突然」且「持續」地暴增(例如每天超過150根)
- 掉落頭髮上的小白球看起來「很小、很萎縮」(可能是毛囊微型化的警訊)
- 伴隨特定區域的明顯稀疏
Q3: 斷髮會不會演變成掉髮?
「斷髮」和「掉髮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機制,斷髮(髮幹脆弱)一般不會直接演變成掉髮(毛囊問題)。但是,某些導致斷髮的不當護理行為,例如梳頭時用力拉扯打結處,長期下來可能會對毛囊造成物理性傷害,引發「牽引性掉髮」。因此,溫柔對待妳的頭髮,無論對髮絲還是髮根都很重要。
結論:診斷是第一步,行動是關鍵
看著滿地髮絲的恐慌,我們都懂。但請記住,「斷髮」和「掉髮」是兩條通往不同方向的路,需要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。停止在錯誤的道路上花冤枉錢和時間了!
如果妳的自我檢測結果是「斷髮」(沒有小白球、髮質差),請立刻停止外在傷害,並將所有資源投入到「髮絲修護」上。
如果妳的檢測結果是「掉髮」(有小白球、髮量變少),請立刻將焦點轉向「頭皮養護」,從重整頭皮環境、活化毛囊髮根做起。
找出根本原因,才能真正對症下藥。無論妳是哪一種情況,都請不要灰心。只要用對方法,並持之以恆,妳的頭髮絕對有機會恢復健康與強韌!
從頭皮根本解決掉髮問題
了解無憂樹生機養髮液如何幫助您重整頭皮環境
活化毛囊,強健髮根
斷髮、掉髮,如何區分?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。妳掉的,是「髮絲」還是「髮根」?3秒自我檢測,終結護髮冤枉路!
前言:髮絲還是髮根?
看著梳子上、浴室排水孔的髮絲,妳的心裡是否警鈴大作?在急著買產品之前,請先問自己:這些掉落的頭髮,究竟是從「髮根」連根拔起的「掉髮」,還是從「髮幹」中途斷裂的「斷髮」?
斷髮掉髮差別極大,它們的成因與解決方案天差地遠!買錯產品、用錯方法,不僅浪費金錢,更可能延誤救援時機。
3秒鐘自我檢測
立刻撿起幾根掉落的頭髮,檢查是否有「小白球」。這是區分斷髮掉髮最準確的方法!
有小白球 = 掉髮
白色、稍透明、根部較粗的球狀結構,代表從毛囊完整脫落。
沒有小白球 = 斷髮
兩端都沒有小白球,或有分岔、不規則斷裂面,代表髮絲中途斷裂。
